首页 > 工作交流 > 机关信息


【红色保密人物】他是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去世60年后,党员身份终被认可

来源:保密观发布时间:2021-04-22 14:30:04

01.jpg


邵飘萍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五四运动的直接发动者之一,但他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在当时少有人知。1986年7月,在他牺牲六十年后,中组部下达文件,“认定邵飘萍同志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光荣的党员身份终于得以恢复。


邵飘萍原名邵振青,“飘萍”是他给自己取的笔名,意为“人生如断梗浮萍”。他的一生也确如浮萍一般,在波诡云谲的北洋军阀时代漂泊不定,但他始终坚定办报救国、新闻救国的理念,以一个勇敢的爱国志士的姿态,活跃在中国报坛,英勇战斗在反抗军阀统治的舆论前线。


秉笔直书: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


1916年,邵飘萍被上海《申报》聘为驻北京特派通讯记者,他也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享有特派员称号的记者。


邵飘萍慷慨豪爽、交际广泛,特别是与各路军阀、政要往来频繁,于觥筹交错间打探到许多内幕新闻和秘密情报,他第一时间撰写成文,有时通过密电码直接发往上海,成为《申报》的独家新闻。他的文章时常揭露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与丑恶行径,文笔老道犀利、畅快淋漓,使得邵飘萍这个的名字和他的新闻报道一起,迅速风靡全国。


邵飘萍为中国的新闻教育和研究立下开山之功,被誉为“新闻全才”。他十分注重新闻采访的重要作用。他在自己的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指出,“一张报纸的最重要原料厥为新闻,而新闻之取得乃在采访。”他认为办刊办报应采取一切手段和方法,得到事实真相以飨读者。他还曾以隐秘采访的方式,进入总统府和美国使馆访得独家秘闻,第一时间将北洋军阀政府软弱无能、昏庸腐败的丑行曝光于民众之前。

02.jpg

邵飘萍创立的《京报》馆旧址


邵飘萍参与发起了新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大新闻研究学会并担任讲师。在报馆工作极为繁重的情况下,他坚持每周去北大红楼授课,除了教授新闻理论,他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劳工运动、同盟罢工等调研报道的新闻实践之中,他办报救国等先进务实的新闻思想吸引了毛泽东、高君宇、罗章龙等一大批优秀进步青年。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情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由此可见邵飘萍和他的新闻事业在当时进步青年和革命党人中间的影响力。


铁肩辣手:一支笔抵过十万军


邵飘萍主张新闻报业应该成为改良社会、救国救民的革命阵地。1918年10月,他创办了“一张承载中国报人光荣与梦想的报纸”——《京报》。

03.jpg

西城区魏染胡同京报馆旧址


邵飘萍将“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作为办报宗旨,并亲手书写“铁肩辣手”的横幅悬挂于编辑部中,彰显他宣传真理、不畏强权、立志以报业唤醒民众的坚定决心。这也注定了《京报》在那个扼杀光明与真理的黑暗时代频遭查封的多舛命途。


《京报》问世后,以时政评论为主,旗帜鲜明地反帝反封建,其进步正义的形象广受读者欢迎,很快成为京城第一大报。邵飘萍又挖来“中国副刊之父”孙伏园,将鲁迅的十篇《旧事重提》(后以《朝花夕拾》为名结集出版)等名篇佳作发表在《京报》副刊上。《京报》刊载的充满革命思想的文章振聋发聩,犹如一道闪电直刺当时雾霾深重的中国夜空。

04.jpg

《京报》副刊


1919年4月,巴黎和会决定承认日本在山东特权的野蛮行径传到中国,举国愤怒。5月3日晚,邵飘萍在北大法科礼堂千余名学生的集会上,以《京报》社长的身份首先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现在民族危机系于一发,如果我们再缄默等待,民族就无从挽救只有沦亡了!”邵飘萍的口才如同他的文笔,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在场学生无不义愤填膺,大家纷纷要求严惩卖国贼,还我青岛河山。


次日,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邵飘萍接连在《京报》上发表了《外交失败第一幕》《速释学生》等文章,强有力地声援各界的反帝爱国运动,引起强烈反响。北洋军阀政府异常恐慌,下令查封《京报》,逮捕邵飘萍。迫于局势险恶,邵飘萍东渡日本。


播撒火种:新闻救国许终生


在日本期间,邵飘萍以一位新闻记者特有的政治敏感和社会洞察力,深入探究了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并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短短一年之内,他写成了《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新俄国研究》两部专著,向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同时指出,研究社会主义应该注重中国实情。此时的他,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和飞越,已经走在了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道路上。


1920年,趁北洋军阀政府更迭之际,邵飘萍回到北京。他和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因为共同的信仰越走越近。邵飘萍精通日语,经常到北大的“亢慕义斋”帮忙校对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


在李大钊等人的协助下,《京报》复刊。这时的《京报》也在邵飘萍的影响下,从一个爱国舆论阵地逐步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宣传阵地。他在《京报》上推出“马克思纪念特刊”,介绍社会主义,并曾多次帮助党组织秘密印刷、出版《工人周刊》《京汉工人流血记》等著作。他还亲自培养党组织派往《京报》见习的学子,为党培养造就新闻战线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期间,《京报》冒着再次被查封的危险,与中共党组织密切联系,先后以大字标题发布《京汉铁路工人昨起大罢工》《昨日长辛店枪击工人大惨剧》等消息,在舆论上给予了工人运动最强力的声援。


1925年,在李大钊等人的介绍下,邵飘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与党组织保持秘密单线联系,用自己社会名流的身份做掩护,为党搜集到不少关键秘密情报。


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被奉系军阀张作霖以“宣传赤化”的罪名杀害,年仅40岁。直至牺牲,他未曾透露丝毫党的秘密,他共产党员的身份也未公开。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复邵飘萍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