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交流 > 县区信息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东山区纪委监委强力构建政治生态“防护林” 做清新政治生态的坚定守护者

来源:鹤岗市纪委监委发布时间:2023-10-13 08:33:07

政治生态影响党风、政风,事关党心、民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东山区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严明党纪净化政治生态,切实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

1.jpeg

做良好政治生态的“建设者”。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持续做好政治生态成效考核“后半篇文章”。答好政治生态建设考卷,把功夫下在平时、花在整改上,组织召开东山区委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对市委政治生态考核反馈问题主动认领、深入反思,有针对性的补短板强弱项,不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抽检。组织全区26个部门开展政治生态建设专题会议,严格落实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十严禁”要求,持之以恒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坚持“自画”与“他画”相结合,综合分析研判形成“立体像”,发挥政治生态分析预警和修复双重作用,构建起“考核-反馈-约谈-整改”的政治生态工作闭环。今年对东山区下辖三个乡镇党委进行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共反馈问题35个,并对排名靠后的两个乡镇“一把手”进行约谈。

2.jpeg

做良好政治生态的“监督者”。抓好贯通监督,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上再发力,创新协同监督机制,制定《关于加强和规范协同监督机制提升监督效能暂行办法(试行)》,规范纪检监察、组织、巡察、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协同监督事项,以制度刚性提升监督合力。抓实专项监督,以“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相结合,在自主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领域问题专项监督的同时,紧盯乡村振兴、惠民惠农财政补贴等重要领域,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效能,放大协作区系统优势,深挖问题、纠治偏差。抓牢基层监督,探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与乡镇纪委信息直通机制和驻村“第一书记”兼任驻村监督员制度,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3.jpeg

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捍卫者”。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清除政治生态的“污染源”。在严守安全底线、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节奏,紧盯重点领域加大查处力度,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28个,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1-9月共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67人次,做到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扎牢不敢腐的笼子,建立政治生态的“防护林”。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做实以案促改,今年以来形成典型案件分析报告2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12份,切实增强监督治理效能。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提高政治生态的“自净力”。量身定制“清廉套餐”,精准滴灌“治未病”。组织处级领导干部参观教育基地进行“实景式”教育;组织各部门“一把手”及重点岗位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谨防“贪心”作祟,沦为“片中人”;用“案例警廉+在线测廉”方式护航年轻干部茁壮成长;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沉浸式”旁听庭审,秒变纪法衔接+警示教育“双课堂”;在中秋国庆两节到来之际,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督促干部铭记“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充分利用好发生在身边的违纪违法“活教材”,注入严守纪法“强心针”,彻底清除“病灶”,高频敲响廉政“警钟”。